Skip to content →

海派文学经典是海派文化传承的基础

“海派文化并不只有百乐门的风花雪月与上海滩的打打杀杀,海派文化的基础应该是在文学上。”在上海作协一间小会议室里,知名作家、上海作协副主席、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孙颙,在“与二十五部经典的上海相遇——2017~2018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启动仪式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一再这样强调。

阅读全文 海派文学经典是海派文化传承的基础

留下一个回复

在上海写作:崛起的中国新城市文学

上海历来是中国文学重镇,近现代以来,多次引领文学的风潮,海派文学以其鲜明的风格,与京派文学比肩而立,左翼文学的大潮也在上海澎湃过;鲁迅、巴金、张爱玲等文化名人长居上海,形成了长久持续的文学影响力。新中国成立后,从工业题材的发轫之作《上海的早晨》,到新时期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先锋文学,到70后的都市写作、

阅读全文 在上海写作:崛起的中国新城市文学

留下一个回复

《繁花》描写上海生活 展现海派文学新样式

沪语写作是《繁花》被讨论非常多的部分,尽管金宇澄通过多次修订已经让非江浙人也能读得懂这部小说,但是吴方言的风格和韵味在小说现在的版本中依然处处可寻。上述的段落来自小说第九章“文革”期间书中人物的一段对话,阿飞、瘪三、事体……都是上海话或吴语中使用的语言。

阅读全文 《繁花》描写上海生活 展现海派文学新样式

留下一个回复

上海影协举办史蜀君电影回顾展

2月23日下午,上海电影家协会在上海影城6楼3厅举办“君名留影史青春传人间——史蜀君导演电影展映”活动。影展放映了《女大学生宿舍》、《失踪的女中学生》两部影片。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影协主席张建亚,上海影协常务副主席许朋乐出席本次活动。

阅读全文 上海影协举办史蜀君电影回顾展

留下一个回复

首届《收获》论坛聚焦文学的未来和传承

上世纪80年代,余华、苏童等众多先锋作家从《收获》杂志推出的“先锋文学专号”起步,成为文坛一颗颗闪亮的星星。在相隔近30年后,《收获》再度推出“青年作家专号”,这些作品是否仍有当年的影响力?今天应该怎么看待80后的写作?

阅读全文 首届《收获》论坛聚焦文学的未来和传承

留下一个回复

英学者凯利·布朗著《上海2020》为上海建言

英国学者、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凯利·布朗(Kerry Brown)撰写的《上海2020:西方学者观照中的上海与中国》,概括了一个西方人对上海过去历史文化和经济成就的认识,以及未来它所面临的挑战。

阅读全文 英学者凯利·布朗著《上海2020》为上海建言

留下一个回复

程乃珊:在写作和现实中重建“老克勒” 传统

 上海市作协会员简平曾这样评价程乃珊的《上海探戈》她是老克勒的后代,却对小市民也十分关注。“老克勒和小市民是构成上海最为生动的探戈舞步的两个层面,他们的追求和奋斗,他们的生存和变迁,足以阐释一部上海史。”

阅读全文 程乃珊:在写作和现实中重建“老克勒” 传统

留下一个回复

作家叹上海书展变国际书展:海派文化一去不返

凡是你能想得到的,如今正活跃在文坛的上海作家,几乎都来到了书展。

  然而,新一代上海作家的创作面貌,越来越国际化、网络化,如同书展本身的国际化标签,曾经市井、风情的海派文化,已然一去不返。

  忙碌

  不是为了新作而是为了赶场

阅读全文 作家叹上海书展变国际书展:海派文化一去不返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