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英学者凯利·布朗著《上海2020》为上海建言

2020年,上海将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指出未来十年上海需在创新、混合经济和可持续性三方面重点努力

2020年,上海将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英国学者、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凯利·布朗(Kerry Brown)撰写的《上海2020:西方学者观照中的上海与中国》,概括了一个西方人对上海过去历史文化和经济成就的认识,以及未来它所面临的挑战。

shaghaixifanfgren

《上海2020》昨天在上海举行了首发式,凯利·布朗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说:“上海的未来也是我们的未来,不管我们身在何地,都将与上海息息相关。”

展示各阶层眼中的上海

“在外滩凝视这个城市的轮廓,人们往往感觉看到的不是现在,而是未来——是中国各地未来几年将要呈现出的面貌。”在书中,凯利·布朗明确表达了对上海未来的理解。

作为国际知名中国问题专家的凯利,曾任英国驻华外交官,撰写过多本中国问题著作,近年在中国问题的研究领域中屡有建树,亦是英国卫报的专栏作家。

凯利·布朗是上海的常客。1998年,作为英国政府官员的凯利·布朗第一次来到上海,2000年到2003年间常造访上海,2006年至2010年间担任上海姐妹城市利物浦市顾问的他也频繁来沪。

去年,凯利再次来到上海,并决定写一本关于上海过去与未来的书。凯利说,到了2020年,他会很乐意搬到上海定居,他认为,那时候的上海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城市,就跟伦敦、纽约一样。

《上海2020》一书中,凯利通过采访上海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专家学者、经济界精英及在上海工作、生活多年的西方学者等,分析上海当前着力打造“四个中心”的基础与可行性。作者还结合上海自贸区建设,探讨上海的未来发展。

因此,《上海2020》中,他力求展示上海当地官员、商人和市民眼中的上海,“描绘上海人性的一面,揭示上海对中国各地发展的代表性意义,这比论述上海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更为重要。”

是全球的上海

不只是上海的上海

凯利·布朗认为,上海正在回归其作为交汇点的历史角色。

在书中,凯利·布朗认为,上海通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彻底改变了其经济和社会形态,这个城市正在回归它的历史角色——重要的交汇点,是世界看中国、中国看世界的窗口,也是东方遇见西方、认知自我的地方。

这位中国问题专家认为,到2020年,上海不仅应在城市建设环境方面做出表率,还应在新的社会结构的建设,以及创造新的居住模式方面成为典范。

在谈到上海的未来时,凯利始终将上海定位为一个全球城市,类似于伦敦、纽约这样在世界版图上拥有强大号召力的大城市。这样的城市,不只是上海的上海,还需要处理上海与整个中国、上海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在凯利看来,上海的城市愿景与整个中国的发展目标一致,就是在未来十年建成和谐、中等富裕的创造型社会。

“从很多方面来说,本书论述的观点旨在启示中国其他各地。”凯利说,这样一个全球城市,一个金融和文化中心,一个充满活力的迎接大量新移民的地方,“它的决策不只是为自己而做,或者只与自己相关,它是全球背景下的参与者。上海的未来与其他地区、国家,以及全球其他地方的未来紧紧相连。”

作为探路者的上海

需要怎样的概念框架

《上海2020》也思考了当代中国到2020年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将面临的复杂环境、模糊境遇和未知挑战。

“从很多方面上,上海面临的挑战与其他城市相似。”凯利说,“但对于未来十年上海的发展,我们有理由持乐观的态度。”

由中国财政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联合撰写的《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的研究报告,为中国在2030年以后的发展勾画了一个平衡的和谐的模式。

对此,凯利认为,在前往2030年的过程中,“上海可以成为一个探路者,因为它占据了中国经济前沿,能够建立高度专业的知识群体与政策制定者之间的联系,政策制定也必须更专业更严格。”如果要成为一个发展平衡、繁荣昌盛,并且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大都市,上海需要怎样的概念框架?

凯利认为,未来十年,上海需要在创新、混合经济和可持续性三个方面重点努力,它们又是彼此相联系的。“服务业增长在上海的混合型经济里依然很重要。但是,由于金融业成长缓慢,而且吸纳的劳动力数量相对比较少,所以依然需要发展高附加值的制造业。”而创新,“在包括产品创意在内的多个领域里都很重要,这样才能发展出强劲的高端制造业。”

创新不仅体现在高端制造业方面,还体现在教育和社会管理方面。

“上海通向中等收入的中产阶层城市之路,应该在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之间,在大中小型公司之间都能取得平衡,还应该重视教育和社会管理方面的创新。”在凯利的理念里,创新还包括政治治理,包括人们如何建构自己的生活、如何看待自己和自己的信仰体系。

创新同时也体现在政府、企业和公民三者之间关系上,“三方将以新的方式彼此相连,以新的方式沟通。尤其是在环境的未来发展上,公民将成为主动的利益共担者,而不是被动的旁观者。通过社交媒体和新的技术,政府与民众之间能有更为活跃的对话。”凯利说,“上海社会将推动形成这样的总体战略:一方面创造社会凝聚力和团结意识;另一方面也要接受活力、创造力和自由等这些概念。”

《上海2020》由外文出版社出版,此番先出版中、英两个文本,同时推向海内外市场。该书还将于今年出版俄文版。

分类目录 文坛动态

发表您的见解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