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作家叹上海书展变国际书展:海派文化一去不返

“我第一次来上海,也第一次来书展,我想看看拥有张爱玲、王安忆的上海,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上海书展的一场论坛上,一位武汉大学生的激动“表白”,让台上坐着的王安忆,惊喜又不安。

今天,上海书展将落幕。每一年书展,上海本土作家的亮相,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是很期待的。一向低调的王安忆,破天荒地,赶了4个场子。陈丹燕因为新书《成为和平饭店》首发,做了3次对话,1次签售,“从来没这么折腾过”。

凡是你能想得到的,如今正活跃在文坛的上海作家,几乎都来到了书展。

然而,新一代上海作家的创作面貌,越来越国际化、网络化,如同书展本身的国际化标签,曾经市井、风情的海派文化,已然一去不返。

忙碌

不是为了新作而是为了赶场

“这是我今天赶的最后一场了,总算好休息了。”昨天下午,毛尖出现在她的上海朋友、音乐评论家田艺苗的新书《靠谱》发布会现场。她告诉记者,今年书展她跑了6个场子,“都是帮朋友站台。”

这次书展出现最多的上海脸孔,有王安忆、毛尖、陈丹燕、孙甘露、沈宏非、黄昱宁、陈子善、btr、那多、陈村等。除了陈丹燕是为新作《成为和平饭店》宣传,大部分作家都是来当绿叶的。有人来主持,毛尖和孙甘露就“兼职”了两场;有人来为朋友站台,或者做对话,比如黄昱宁、小白都参加了麦克尤恩《追日》的新书发布会。

新一代的上海写作者,还有冯象、陆灏、恺蒂、小宝等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本身就有正职,像毛尖、陈子善都是大学老师,而孙甘露、btr是媒体人。他们的文字,大多雅致、幽默,趣味性强,常出现在报刊专栏,有的集结成册。而且,他们彼此熟悉。沈宏非说,他和孙甘露、毛尖,就是饭桌上的“锵锵三人行”。

“其实上海作家群,是一个相对安静的群体。自己写自己中意的题材,我很喜欢这样的气氛。”陈丹燕告诉记者,她大学毕业到《儿童时代》工作,就是接了王安忆的班,现在也是好朋友。

不过,毛尖认为,这一代上海作家的写作渠道,与人们想象中的海派文化,已经完全不同。“王安忆老师是勤奋的、书斋式的。而我们的写作话题,好多都是从饭桌、网络、家里阿姨和小孩的身上抖落出来的。”

无奈

上海书展就要变成国际书展

无论是王安忆笔下的弄堂、白鸽、王琦瑶,陈丹燕眼中的咖啡馆、色拉、老房子,还是张爱玲时代的叮叮车与小情小爱,人们都能从字里行间处,看到属于上海的文化意味和城市风貌:脂粉的,污秽的,市井的,更是摩登的。上世纪30年代,人们把这种都市化的写作,称为海派文学。时至今日,尽管城市进程越来越快,新一代的阅读者,仍然希望能从传统阅读中,亲近身边的城市。

“海派文化已经一去不返了。现在再称海派,不够确切。”毛尖告诉记者,海派是一种藏污纳垢、多元化的文化,现在的上海文化,看起来国际化,其实很单调。

陈丹燕说,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是电影的摇篮、芭蕾舞的摇篮,“现在,就很难讲了”。

香港书展上,每年都会推出一位本土“年度作家”,以展现香港文化的发展,鼓励本土作家的创作。虽然上海书展并没有设立,但也能从一些做法中,看到主办方似乎也在努力做一些本土化的引导。

比如,今年“上海国际文学周”的第一次作家演讲,便交给了陈丹燕,她与另一位上海作家孙颙对谈“外滩印象与漂移者”。而去年的开幕讲座,则是王安忆谈《天香》。书展主办方透露,从去年开始,书展的第一个讲座,都会给本年度有新作推出的上海作家。这一传统,将在今后的上海书展继续延续。

但是,城市文学的创作,毕竟是越来越薄弱了。昨天,采访结束前,毛尖略带无奈地告诉记者,以后的上海书展,就要变成上海国际书展了,“国际视野,没法避免。”(2012年08月21日 来源:钱江晚报)

分类目录 文学档案 档案馆

发表您的见解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