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四成国人不读书”的 尴尬和讽刺

据中国新闻网日前报道,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长徐升国介绍,中国人每年读书约4本半,远低于发达国家;根据2014年统计,中国有超过40%的人一年一本书都不读。

2014年中国的综合阅读率为78.6%,这意味着有78.6%的人有阅读行为。这一信息让人欣喜,但是在看到“有21.4%的人,什么都不读”的推理结论后,就很难让人兴奋了,甚至充满了不解:这是建设书香社会应有的读书姿态吗?更可怕的还在后面:“从2014年数据分析,中国有超过40%的人一年一本书都不读”,四成国人一年一本书都不读,那都去忙了什么呢?而“忙”能成为不读书乃至拒绝读书的借口吗?

在“不能把停留在屏幕上的时间当做阅读”的劝告下,四成国人一年一本书都不读能让我们醒悟吗?对比起来,可能启发更多,当然,惭愧和不安也更多。这意味着不读书,对部分群体来说,是一种常态,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能弄出许多忽悠他人安慰自己的理由,如“太忙”、“太累”、“没有时间”或者在手机上读了。如此种种,恐怕更能映照出国人不读书的侏儒状和精神追求趋于虚化的丑陋吧?

读书改变人生,读书成就人生,这些常识性的道理人人都知,可一到现实中,物质欲望的无穷尽几乎榨干了精神追求的可能。阅读是一种精神现象,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古人云,“至乐莫如读书”,更提出了“天下第一等好事无非读书”的观点,这被认同和传诵,但到了今天,种种数字和事实显示,能不能阅读竟然成了问题,能不能静心阅读竟然成为了奢侈的选择。

人均图书阅读量的调查显示,韩国是10本,俄罗斯超过20本,以色列最多,达到60本左右。这与“四成国人一年一本书都不读”形成了醒目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社会变革的复杂性必然影响公众的精神追求和文化选择,并且在社会心理趋向物质追求和娱乐快感享受的无形引导下,阅读相比于个体的其他追求来说,很可能排在靠后的位置而非是一种必然选择。在人人大谈物质利益和欲望满足时,如果有人躲在一角读书,会不会被人认为是个“疯子”呢?

尽管手机成了人们获取阅读的最主要途径,但这不是“四成国人一年一本书都不读”可以被我们接受的理由。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书就是精神洗礼、智慧滋养,除了获取知识信息,认识客观规律,把握经世之道外,更在于心灵的滋润和思想的升华。《中国读书大辞典》认为阅读是人从符号中获得意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推理开来就是说,阅读是读者与作者进行的对话和交流, 是思想的碰撞和共鸣。那么,在“四成国人一年一本书都不读”面前,茫然失措的国人真的能求得灵魂的净化吗?

“四成国人一年一本书都不读”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反思。一是社会环境,二是个体心态。如果社会不能为读书的个体提供心态平和、向往追求的环境,那么,读书的目的和意义就可能受到歪曲。同时,当读书价值受到扭曲时,读书的热情自然无从产生,“四成国人一年一本书都不读”就是可以想象的了。对个体来说,不能只选择“有用的书籍”来阅读,不能用功利的标准作为唯一的选择,不能把读书简单化为了考试,为了竞争的需要,而是要把读书作为人生的活法,是为了精神的丰盈。否则,就是阅读眼光和品位的流失,严重的话,就能造成个体的精神变异。

阅读是知识社会的基石。与书籍结伴,才能为人生奠基、为精神打底。阅读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也是很个性化的事情,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阅读是个体生命的扩展。“四成国人一年一本书都不读”的尴尬味能让我们惊醒否?

作者:朱四倍 来源:深圳商报

分类目录 文坛动态

发表您的见解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