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上海作家陈丹燕:上海是个被误解的城市

在中国作家中,陈丹燕有“上海记忆的追寻者”“海派文化阐述者”之称。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正当上海热方兴未艾之际,陈丹燕似有意或无意,适时赶上这股上海热,先后出版了一系列弥漫着上海怀旧风情或描绘上海传奇女性的著作《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上海色拉》,这四本直接以上海为名的作品也使陈丹燕盛名远播,成为具海派特色的畅销书作家。

写张爱玲公寓

陈丹燕至今最受欢迎的散文集《上海的风花雪月》出版于1998年,发行十六万册,写了老上海的沧桑与风情,陈丹燕以细腻感性而语带缠绵的笔调写上海的咖啡馆、房子、街道、城市、人群;从1931’S咖啡馆、爱尔兰酒馆,到张爱玲的公寓、江青的房间、上海法国城及有普希金像的街角等,营造了属于上海的怀旧氛围。

看陈丹燕笔下的张爱玲公寓:“我站在她曾经用过的浴室里,看着那里的老浴缸,看到那上面的老热水龙头H字样,还有四周墙上贴着的瓷砖,那里龟裂着细小的裂纹。我打开水龙头,‘嗡……赫赫赫’,一样的轰隆轰隆声从九泉之下发出来,那是她在她的文章里写到的特别多心、特别复杂的热水管系统,隔了五十年的沧桑巨变,发出来的声音。那些被深藏在墙壁里面的老管子们,已经有五十年没有流出过一滴热水了,可一直到现在,还不时发出‘嗡……赫赫赫’的响声,震动了整个楼房……”

《上海的风花雪月》是陈丹燕至今最受欢迎的散文集。

对于这一本读者特别偏爱的《上海的风花雪月》,陈丹燕在接受本报电邮访问时说:“这本书出版十年后,出版社又做了新版,仍有稳定的销量,所以我知道上海还是有不少读者在关心它。这是我个人的上海故事处女作,它与所有的处女作一样,有明显的缺点和非常生动的感性。”

移民家庭环境中认识上海

可陈丹燕并非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她生于北京,8岁时随父母到上海定居,换句话说,陈丹燕是从一个在上海的移民家庭的环境中认识上海,而她对旧上海的“追忆”与怀旧之情却如此浓烈,又是什么原因促使陈丹燕花这么多时间和心力追寻上海记忆?

陈丹燕说:“我小时候来到上海,可以说是在上海长大成人,但要理解和喜爱这个城市,还是不容易。这个城市是中国城市中的异数,后来我有了旅行经验,又发现它是全世界传统城市中的异数,是海事时代产生的通商口岸城市,名声并不好。因此,它的历史也不那么被珍视和理解。我将自己写作生活中最好的十年时间给了上海的故事,我想是因为好奇心,还有考古理想,以及一点点英雄主义——我希望自己能为一个被误解的城市做些什么。”

陈丹燕另有一本受欢迎的传记小说《上海的金枝玉叶》出版于1999年,发行14万册。写一个美丽的女子郭婉莹(戴西),她是曾经锦衣玉食的老上海永安公司郭氏家族的四小姐。因为时代的变迁,她经历了丧偶、劳改等磨难,甚至变得一贫如洗。但她并没心怀怨恨,30多年后她仍然美丽、优雅,保有自尊和骄傲。另一本传记小说《上海的红颜遗事》的主人翁姚姚是上海电影明星上官云珠的女儿,1944年生于乱世,1975死于非命。

陈丹燕不喜欢上海的拜金传统

上海对陈丹燕而言仿佛有写不完的题材,她对外滩的兴趣与情感尤其强烈。继10年前的上海系列之后,陈丹燕去年又一口气出版了两本有关上海的新书,其中《外滩:影像与传奇》以上海外滩150多年的历史与人文景观为背景,讲述的都是外滩的故事。在这本书中,陈丹燕用了采访手记、档案资料、历史照片等表现手法。

比史家多了故事

陈丹燕形容《外滩:影像与传奇》“是一本杂揉文体的书”。

陈丹燕提到此书时,形容“这是一本杂揉文体的书”。

陈丹燕娓娓说着的外滩是这样的:“1950年代末,中国出版的各种介绍新中国的画册,一无例外地回避外滩的影像。要是从那些画册上认识上海,上海就是连云港或者鞍山,一个阳光灿烂的新中国工业城市……在这样的寂寞中,外滩却悄悄走进中国人心里,成为上海城市的标志。”

《外滩:影像与传奇》对陈丹燕而言显然别具意义,从最初的收集资料到完稿,她前后用了足足6年的时间。而陈丹燕说:“这本书对我的意义是在于我深入地了解了一小块对上海来说非常重要的地方。对上海来说,我想,自己的书是第一本详细描写外滩历史及现状以及故事与人物的文学作品。用了6年时间,是因为需要做研究,好像写毕业论文的前期需要做的工作。”

那么,《外滩——影像与传奇》和历史学者的著作又有何不同?

陈丹燕认为,她在这本书采用了“非虚构的作家视角”。

她说:“所以我比历史学家多了故事,比小说家多了真实的史料和田野调查以及文学性。”

永不拓宽的街道

《外滩——影像与传奇》之后,陈丹燕于去年年中又出版了《永不拓宽的街道》,从中山东一路、圆明园路、虎丘路、复兴中路、长乐路、滇池路、乌鲁木齐南路、虹桥路、南京西路、湖南路、华亭路、兴国路、香山路、五原路一直写到淮海中路、东湖路、南京东路、武康路等上海18条永不拓宽的街道,描写这些街道上的人和事。

至于写《永不拓宽的街道》的原因,陈丹燕说是“有感‘永不拓宽’这四个字表达出来的,对本地历史的热爱和珍惜之意。”

她进一步说,在《永不拓宽的街道》一书中,她“也想表明需要保留的不光是街道,还有在时代巨变中的人的生活以及思想。巨变的承受者是普通市民,市民内心对巨变的感受极为复杂,这就是这本书中所有人物的思想基础。”

她说:“我的每本书都自以为是写出了自己对上海的看法,是一种探索。”

说到未来的创作计划,陈丹燕说:“我还在等待灵感的指引。”

有意思的是,说到目前的上海,陈丹燕坦承眼下的上海有她“喜欢与不喜欢”的部分。

陈丹燕说:“上海在日益变成一个美国式的全球化都市,并恢复它从前的经济城市的拜金传统。这是我所不喜欢的。上海在生活方式上也在日益开放,因为开放而宽容和自由,这是我喜欢的。”

陈丹燕小传

1958年12月18日生于北京协和医院,祖籍广西平乐。1966年移居上海,因为口吃极少有朋友。上中学开始写作并开始在《上海少年》上发表少年习作。1978年2月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任《儿童时代》小说编辑,同时开始小说和散文创作和儿童文学翻译。

1991年访问日本,第一次看到了中国以外的世界,受到极大的吸引。1992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德国慕尼黑国际青少年图书馆,旅居欧洲三个月。1994年游学美国,在新泽西小镇上唯一的一家意大利咖啡馆里写作长篇小说《纽约假日》,实现了在一家异国咖啡馆里写一部小说的心愿。

1998年出版散文集《上海的风花雪月》,获中国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发行十六万册。1999年,出版传记小说《上海的金枝玉叶》,发行十四万册。长篇小说《一个女孩》在中文繁体字版由台湾《民生报》出版,获得同年中国时报1999年最佳童书奖,联合报1999年最佳童书奖。

2000年,出版传记小说《上海的红颜遗事》,发行六万册。出版欧洲游历系列散文丛书《今晚去哪里》,《咖啡苦不苦》。2001年,出版散文《上海色拉》。小说《我的妈妈是精灵》获得台湾年度好书奖。

陈丹燕讲座详情:

讲题:《生生不息的上海外滩——城市变迁与新上海生活》

日期:2009年6月27日(星期六)

时间:下午3时至5时

地点:南大孔子学院8楼讲堂(靠近BuonaVistaMRT)

(讲座由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九岸国际有限公司、南洋视界网站、新加坡作家协会联合主办)

—《联合早报》张曦娜(2009-06-25)

分类目录 历史档案 档案馆

发表您的见解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