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海派书屋 正文

王安忆:《匿名》

水流常静 |
5143
Avatar photo
水流常静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一资深媒体评论员,业余作者,文化动态关注人

  《收获》杂志官方微信对《匿名》的介绍:“他的最后一个镜头,是监控画面里他一边打电话一边走向路边的车子。一辈子特别具有条理的他,就这样遽然人间蒸发,留给焦虑寻找的家人巨大的空白。而在人类曾经忙碌生活,如今渐次退出的杳无人迹的深山中,悬崖和溪涧,废墟之间,多了一个被绑架又抛置的戴着眼镜的他,他对自己的来路越来越模糊,却和带他来的哑子及放牛的天真烂漫的二点短暂相处,向荒芜的自然谋取食物的各种努力中,他的思索渐次逼向文字、语言和生存最根本的元素和原点……他的妻子终于向警署提出失踪人无下落注销户籍的申告。”王安忆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失踪者的形象,他在意外遭绑架后,被扔到几省交界处的深山,逐渐褪去文明世界的各种附着后,依旧顽强存在着的是什么。

书名:《匿名》
作者:王安忆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月

  (转自凤凰网)王安忆新作《匿名》:一本难读的长篇小说

  时隔四年后的再度力作、就连作者本人都称这是自己写得最“用力”的一部作品,圈内人也说这是自己读到过的最不同以往的王安忆的文字……
  
  王安忆长篇小说暌违四年新作《匿名》面试
  
  2015年11月出版的《收获》第6期首度刊出了作家王安忆长篇小说《匿名》下半部。小说的部分摘要:“他的最后一个镜头,是监控画面里他一边打电话一边走向路边的车子。一辈子特别具有条理的他,就这样遽然人间蒸发,留给焦虑寻找的家人巨大的空白。而在人类曾经忙碌生活,如今渐次退出的杳无人迹的深山中,悬崖和溪涧,废墟之间,多了一个被绑架又抛置的戴着眼镜的他,他对自己的来路越来越模糊,却和带他来的哑子及放牛的天真烂漫的二点短暂相处,向荒芜的自然谋取食物的各种努力中,他的思索渐次逼向文字、语言和生存最根本的元素和原点……他的妻子终于向警署提出失踪人无下落注销户籍的申告。”继2011年的作品《天香》之后,王安忆的最新长篇小说《匿名》问世。
  
  《收获》副主编钟红明表示,《匿名》是一部很难概括的作品,王安忆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失踪者的形象,他在意外遭绑架后,被扔到几省交界处的深山。作者探讨的是,主人公在逐渐褪去文明世界的各种附着后,依旧顽强存在着的是什么。据悉,《匿名》于2015年5月中旬完成定稿。
  
  《匿名》的发布,距离王安忆的上一部长篇小说《天香》间隔了四年。35万字的长篇小说《匿名》分为上下两部。小说以一场阴差阳错的绑架案开端,一个退休返聘在民营外贸公司的上海老头,被误会为卷钱跑路的老板“吴宝宝”,在经历了黑道绑架、审讯、失忆之后被抛入大山的褶皱之中。他远离了城市文明,遗忘了姓名、身份和来路,只记得语言与文字。于是他不得不进行人类的二次进化,在这片原始蒙昧的匿名天地中艰难求生。与此同时,远在上海的家人开始了一场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并行的抽丝剥茧般的寻找。
  
  “我是一个老老实实做活的手艺人”
  
  王安忆说,自己以往写《天香》、《长恨歌》,心里是比较踏实的。“但是写好这部小说后,我就是很困惑,从来没有那么急切地想听到一些回应。”她在新书发布会上坦言写作耗费了两年零5个月的时间,而这段时间也是自己开始写作以来,心情最复杂跌宕的时期。
  
  “这部小说对于我个人来讲,确实是一个非常新鲜的写作机会。写的过程中常常会有一种恍惚感,就觉得这么写下去有没有前途。”
  
  王安忆称《匿名》是自己写得最用力的一本作品,她说:“我‘用力’是在于这是我非常不善于写的东西。可以说,写《天香》、《长恨歌》都没遇到这么大的障碍,写得非常慢。(主要困难是)找不到相应词语,每次阻塞都是想要找到一个相应的词语,我甚至去查《辞海》有没有别的表达,这是一件心疼但又是很困难的事情。”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是第一位“叫好”的读者,但王安忆仍怕这位读者不具有代表性。张新颖把《匿名》看作写“大故事”的小说,“小故事是写人在社会上发生的各种事,人与人、人的集团和社会发生的关系。《匿名》探讨的是人在时空中处于什么位置,看似主人公是一个具体的人,其实写的是人作为一个物种从文明的平台突然掉落之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在张新颖看来,王安忆是个“不浪漫”的人,“如果她浪漫,她完全可以写一个野蛮人在蛮荒世界中有多少力量,但《匿名》主角身上的文明记号并未完全消失,他所掉落的世界也并非完全野生的世界,而是曾有文明的废墟; 当他重新回到文明社会后,也并非以全新眼光打量这个世界,他所接触的世界好像是第一次又似曾相识。”王安忆坦言:“我是一个老老实实做活的手艺人,我的写作不具备飞扬性和弹性,不能拔地而起,我必须老老实实、按部就班地把每个合理性都考虑进去。”
  
  王安忆说,在这次完全新鲜、陌生的写作过程中,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的鼓励对她十分重要。“他曾对我说,你要有勇气写一部不好看的东西,不以情节取胜、像托马斯·曼的《魔山》那样的作品。”还未把《匿名》全部读完的陈思和则笑称自己要暂时做一个“匿名”的评论者。在他看来,“一般作家总是延续自己的审美趣味,王安忆却与自己过不去,因此,她所走的路越来越艰难,也越来越复杂。”
  
  男性主人公 一本寓言式的小说
  
  《匿名》男主角一出场就是匿名状态,小说写道:“他的最后一个镜头,是监控画面里他一边打电话一边走向路边的车子。一辈子特别具有条理的他,就这样人间蒸发,留给焦虑寻找的家人巨大的空白。”失踪者遭意外绑架后,被扔到几省交界处的深山,重新练习从荒芜自然谋取食物。
  
  看上去是类型小说式开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接下来既没有惊险刺激的寻人情节,也毫无荒岛求生的浪漫色彩,王安忆甚至在小说中段就揭晓了谜底——失踪者老婆做出决定,年后就向警署申报失踪人无下落,注销户籍。“如果读者带着对类型小说的兴趣去看,肯定会失望。”她说,撇开表面化冲突,小说设置了更大悬念:主人公从大都市跌入深山老林,从文明法则跳进自然法则,在遗忘的恐慌中不停为事物命名,他如何再拾起穿上一件件文明外衣?“匿名这个标题,正是对整部小说的解构。失踪者虽携带此前社会化烙印,却不得已步入狩猎原始阶段,像个初生孩子打量世界,甚至和学舌鸟儿呼喊应答,他在匿名世界里艰难而微妙的二次进化,是我着墨最多的。”不过,王安忆强调,男主角并没有消失,他只是从惯常的常识世界里走开,仍在能量守恒世界的总量里。
  
  文明与混沌交织的图景,铺陈出《匿名》中关于城乡生活的寓言。“我是相对严格的写实派,如果没有完全的根据很难无中生有,但我又是虚构者,要用小说质地筑造新的美学世界。因此,小说只好通过对日常材料赋予更多的意义,引出一段段隐喻和警语。”王安忆坦承,这是很捉襟见肘的办法,“小说应该好玩点,能看得懂,但我让新作承担了比较沉重的任务,不太容易读。这是我比较笨拙的地方,但写小说就是和自己的局限性挣扎,既要有潜在紧张度又不损害行文自由,这种内在张力的调节,很难在一部小说中完成,而是写作的永久性任务。”
  
  “《匿名》是在试炼作者对当代社会认知能滑行多远。我认为她的文学探索是具有先锋性的。”著名评论家陈思和长期关注王安忆的创作,他告诉记者,《众声喧哗》就显露出王安忆在精神领域的深耕,叙事看上去有些沉闷,但整体的象征笔法,与时俱进表达着新旧生活的交替,以充满历史感的书写呈现当下矛盾与困境。“王安忆的小说越来越抽象,几乎摆脱了文学故事的元素,与其说是讲述故事还不如说是在议论故事。”

       

版权声明:
1.原创文章(含图),即海派文学网原创作品或者特邀作者所作,此类文章本站拥有发表权,如要转载请注明:转自于海派文学网并附原作者信息。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本站联系。
2.转载文章(含图),即来源于他方的作品,此类文章本站都注明原发表地和原作者名称,转载并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为文学研究。第三方如要转载,请附原发表地及原作者信息,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原发表地或原作者联系。
3.海派文学网为研究性公益网站,非为赢利目的。如果您对本站的转载与引用有任何建议与意见,可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作出适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