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启礼,河南商丘人。散文作家,文史专家。他虚心若竹,人品如兰,一襟真诚,满腹诗书。被文友称之:无穷精力归学海,半多心血在儒林。文学,史学带给他的是一片烂漫的长春世界。
他创作了200多万字的文史佳作,顺理成章地将他的文化人生推进了中国的文坛殿堂。
也许彼此未曾相识,但相信你在《中国当代散文大观》《新视野经典文集》《百年散文名家》《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和《中国散文家大辞典》中遇到过他。
我对启礼先生的了解,也是从读他的作品开始的。
一本好书,容易使读者与作者结缘。启礼先生创作的:《列车向南》《黄河不断流》《感恩岁月》《不老的乡愁》《彪炳千秋》《泱泱大商》《姓氏文化探略》……宛如一座文姿各异,趣味迥别的文学大观园,你可在这里领略到启礼先生的知识,情操,品德和那些不肯流露的文化痴情。几十年来,他用“秦砖汉瓦”在商丘这片古老而美丽的土地上,构建起一条文化长廊。长廊里,是他为万年商丘的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制作的一张张文化名片。

在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历史文化散文集《泱泱大商》里,你可领略到这部跨度久远,涉及面广的一道道令人惊羡的文化风景。书中的内容几乎囊括了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他以散文的笔法,或开宗明义。或卒章显志。通过他的观察,体验,分析和研究,熔炼出来的同具历史特征和时代精神的精美散文。
读罢掩卷之后,会再次开卷复读。《泱泱大商》,就象一块棱形的由各个绚丽多姿的侧面组成的并且闪耀着岁月光华的宝石。不论作者目光所及之处还是作者笔端抵达的地方,总是有一幅饱含着思想感情的往昔,当今和未来交织的画卷,在历史的长河里翻腾。正如有位哲人这样地称赞:“一本《泱泱大商》在手,阅尽万年商丘风云”。
也许,正是这本具有文学,史学,哲学价值的《泱泱大商》的创作支撑,增长了启礼先生编撰《姓氏文化探略》的文化自信。
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近启礼先生编撰的煌煌巨著——《姓氏文化探略》。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
远古时期,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毌系氏族时期,而氏则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到了汉代,姓氏合一。
中国的姓氏文化至今已有6000多年历史。研究它,不仅可以获得中华文化的优秀精髓,而且还可了解到中华文明的血脉史。这对一个民族的发展和文化传承,都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作用。
因此,《姓氏文化探略》的问世,无疑是给研究和传承中华姓氏文化又多了一部经典。
《姓氏文化探略》的前端性和探索性为我们打开了通向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门。书中凡所触及,涉及的姓氏文化内容,与同类书籍相比,更加系统化,理论化,完备和深刻。应称得上目前为止,是一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的权威著作。该书有以下几点区别于其它同类著作的特点。
首先,本书在姓氏文化发展和变化的编撰中,除了按照历史发展过程本身的逻辑构思外,在文化脉络上有着明晰的自定路标和令人信服的理论阐述。
《姓氏文化探略》始终沿着一条姓氏文化来源和发展的线路进行挖掘。在史例举证和文字阐述方面,顾及论述姓氏文化在传承,变迁,发展中政治,经济对其产生的影响作用。
姓氏文化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它的形成与发展,载负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并对开展经贸活动和促进区域经济起到了促进的作用。或者说,姓氏文化为政治与经济,文化与生活发挥了双效的功能。
其次,姓氏文化的内涵丰富。在资源整合上,本书突出了谱牒文化部分,对国史,方志部分作了恰当的运用。
中国的姓氏起源很早,它的诞生经历了千年的洗炼和演变,才逐渐成熟于一种文化。
中华姓氏文化之所以能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因为它根植于中华文化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土壤。从笫一个国家夏朝的建立到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几千年的萌芽与酝酿,才逐步以今日的文化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姓氏文化探略》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从上古姓氏文化世系到百家姓的演变历程。帮助每一个炎黄子孙进一步认识中国姓氏文化的一些本质特征。
书中多处记录了关于地方历史沿革,地理名胜,风俗习惯的方志内容。加之诗文著作和故事传说的收录,拓宽了编撰者的文化视野。从不同的角度去整理,去研究它,并以明了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陈述,使姓氏文化更趋地域性,可信性和遗传性。
以家谱,族谱为标志的的谱牒文化,是姓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载着家族世系繁衍的特殊文献。是寻根文化的重要来源。也是“根亲文化”的血脉本源。
启礼先生重视宗谱文化的编撰,其意义远超传宗接代的家庭范畴,而是通过它让子孙后代的重心移向族众的归宿感和凝聚力上。让大家知道:根同一系,本出一源,认祖归宗,血浓于水。只有这样,才能行稳致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启礼先生在《姓氏文化探略》上卷的编撰中,主要对“中国姓氏”作了深入研究和有益的探索。而下卷则对“田姓”作了专题研究与探讨。因此,启礼先生在收集和选择题材,安排关目等方面,与上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田姓探略”共分十一章二十五节。总体上仍以姓氏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为主线,行文到了第八章以后,增加了大量的谱牒文化,祠堂文化,忠孝文化,民俗文化,祭祀文化和社会文化以及一些史志摘编,传说故事等相关的传统文化。使得下卷更具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许多内容都为平民所熟知,阐释和分析也偏向平民化和具体化,甚至细致详尽到可触可摸的程度。尤其在“附编”部分,选集了许多研究文章,言论汇集等。在编撰过程中,启礼先生十分注意历史与现实的深度联系和历史与现实的多种衔接。
让人感到:高尚,严肃和规范化。通过伴随大量的诗文辞赋,史志谱序,祭文陈词,族规家训等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的姓氏文化的出现,与上卷的“族规家训”,“姓氏名联”,“古诗堂联”等同类文化共同构建成一座从古到今发展起来的姓氏文化宝库。让姓氏文化在世代相传中起到一个维系岁月,连接四海的作用。让承载着数千年先人的宝贵精神和智慧发扬光大。启礼先生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文明的美德基因融入他所编著的《姓氏文化探略》。显然,这对中国的姓氏文化的传播和应用具有更加深远的开创意义。
实践证明:要将姓氏文化直接反映到现实生活中来的,只有通过具体的一些姓氏文化活动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田姓家族当之无愧地成了中华姓氏文化传播的楷模。从历来举办的那些祭祀和寻根活动来看,田氏家族用自已的行为让子孙后代保持尊崇祖先,持家治业,团结一致,继往开来的良好家风和族风。他们用独有的田氏人文精神,去诠释中华文明和时代文明。这对重拾民族信仰,构建和谐社会,助力乡村振兴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
总之,《姓氏文化探略》是一部具有信息量足,贮藏量大,专业性强和解疑释惑功能全的姓氏文化大典。千千万万个炎黄子孙都能从这里找到自己的生命本源和文化之根。她的问世,对于民族统一大业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中华民族姓氏文化的星空里,闪耀着万古千秋的光芒。
当我读完启礼先生编著的《姓氏文化探略》全卷时,被深深地打动了。打磨了10年,在120万字的背后,是什么毅力在支撑着这位年届六十的老人,用无限的心血和赤诚的情感去铸成这把姓氏文化“宝剑”?这其间,固然有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商丘文化和中原文化的滋养,更是启礼先生孜孜以求,不畏艰难时代精神的焕发。
面对启礼先生的本本著作,我仿佛闻到了阵阵幽香。幽香中,还带着他那文人的风骨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