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海派概论

海派文化肇始于中国画,亦起源于京剧,作为艺术流派滥觞后,很快漫开至电影、小说、美术教育等领域,乃至社会生活诸多方面,便形成了海派文化这个概念,可见这是客观历史的必然产物。

海派文学就是在这个演进的过程中诞生的,可以看到,在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纳了吴越文化的和其它地域文化,受到了世界文化主要西方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富有上海地方特色的海派文学。

上世纪30年代,上海成为文化中心是多层次的。它既是进步文化中心,如《新青年》在上海创刊、左联在上海成立,鲁迅先生在上海生活和创作……与此同时,上海的一般文化也相应地活跃起来;可以说,当年的上海文化是多方面、多层次、综合性的复杂的共同体。

海派文学主要有以下三个的意识:

一、都市文化意识

二、市民文化意识

三、文人文化意识

代表人物有: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茅盾、丁玲、蒋光慈、巴金、潘汉年、叶灵凤、郁达夫、徐訏、无名氏、苏青、张爱玲、张资平、章衣萍、包天笑、周瘦鹃等。

907141823

海派文学的传统文化语境包括:从儒家文化角度看,上海是一个乡土都市,同乡会馆林立,修家谱之风盛行;从佛教文化角度看,上海是佛教复兴的中心,高僧云集,信众甚多,佛学书局等现代传媒则加速了佛音传播;从道教文化角度看,以城隍庙为中心的道教活动也很频繁。

在传统文化语境下生成的海派文学有强烈的传统化倾向。受制于文化环境,海派读者、作家在文化上有传统取向。由于海派文学是一种现代消费主义文学,因此读者的传统文化心理对海派文学创作起了重要的导向作用。海派作家对传统的宽容致使海派文学在一定程度上走向传统。

海派文学没有一味否定家文化,有时候,它还认可血缘家族文化,在精神上,海派文学也表达了返回乡土的愿望;它还彰显了家的价值观念;对儒学家庭伦理,海派文学既弘扬伦理背后的温情,也对它的严苛有所批判。因缘是海派文学的一个重要佛教文化主题,它在海派文学里有多重含义,这凸现了中国人因缘心理的时代意义。

海派文学没有站在居高临下的科学立场抨击鬼文化,相反,它传达了鬼魅的中国传统文化含义。海派文学里的儒家家长,常常确立了家长权威,有敢担当的气势;儒家儿女是懦弱的,在家长的卵翼下,他们消极、被动,这或许是孝道,其实是无用;儒家女性是附属品,有依附、柔弱的特性。

海派文学叙述中国人的佛教人格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随缘,二是忏悔,三是在遵佛理与释人欲之间徘徊;四是一心向佛。

道家文化人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做自然人,自然即素朴;二是自然做人,即凡事不强求;三是走出都市,走向自然。

海派文学往往将传统文化人格置于现代语境之下,它以人的现代化为出发点,秉持务实的态度,对传统文化人格有褒扬也有批判。因此,海派文学的现代性是宽容传统的日常现代性,以传统抗拒现代的审美现代性。传统文化对海派小说叙事产生了一定影响,小说的文化氛围、文化主题、文化人格制约了小说的叙事艺术。受制于小说的文化气氛,家文化小说的叙事空间常常是内室,有时也会延伸到公共领域;佛教文化小说的叙事空间多为寺庵、佛教意味的山水,世俗社会也可能是叙事空间;道家文化小说的叙事空间是山水、田园。文化主题、文化人格对小说叙事有明显的统摄,小说在叙述时间、叙述技巧等方面下工夫,目的在于突出主题,构建文化人格。